第(3/3)页 但到了朱元璋这里,创新?超越? 那是什么鬼? 朱熹说的是什么,那就是什么,谁敢胡说八道,就别想当官。 打个比喻,明之前,读书人在描写“柳树”的时候,可以是“树春风千万枝,嫩于金色软于丝”,也可以是“乱条犹未变初黄,倚得东风势便狂”。 可到了朱元璋之后,读书人只能写: 哦,那是柳树。 没办法,朱熹就这么批注的,那就是柳树,没错,不能有其他的想法,你如果把柳树当成女人,那是你的错,当成狂狷,还是你的错。 错了,就别想金榜题名。 代圣人立言,不能自由发挥。 按理说,郁新、张紞、解缙、陈迪这些人,应该维护朱熹才是,可朱允炆却没有看到任何人反对。 解缙等人为孔孟发言,却不会为朱熹发言,实在是因为朱熹影响力虽大,但还不足以让这些读书人心服口服。 你朱熹的批注就一定是对的? 我们也是读过四书五经的人,就不能自己批注,有自己的理解了? 大家都是文人,有本事你从地底下钻出来,我们比试比试? 再说了,代圣人立言的规定,也不过才十几年(洪武初期开科举,之后又废了十年),还没形成足够强大的认同与惯性。 “既然你们都没问题,但朕有一个问题。”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,起身,目光凌厉地看着众人,说道:“为什么国子监,竟然有日本学生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