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六章 少了一些名字-《重生大明万岁爷》
第(3/3)页
要么相安无事,要么相互伤害。
吏部虽然掌管着官员升迁与考功,可不意味着吏部的人端是铁饭碗,人家户部、兵部……也有给事中,也有人会说话,会骂人,会弹劾。
招惹了其他部门,吏部官员未必好受。
蹇义清楚厉害关系,沉默良久,才下定决心,严肃至极地说道:“吏部有察忠选能之职,若非良臣干吏,只留其饱食终日,无所作为,又有何用?备位充数,总会害了百姓!此事得罪人,那就让我蹇义来得罪吧。将全察文书中,干系郎中、侍郎、尚书,乃至内阁官员,悉数送我桌案!”
都察院扩张监察御史,与各省地方暗战!那吏部为什么就不敢进一步,与朝廷重臣较劲?
蹇义目光中带着决然之色,圣人之道,不就是教导我,为人要秉心正直,淳良笃实,裨益国家!
既如此,那就为国家做些事吧。管你是郎中还是侍郎,尚书还是内阁大臣,只要有问题,吏部就应该指出来。
虽然蹇义下定了决心,准备拉几个高官下台,但翻遍高官履历,却始终找不出来多少问题。经过了洪武年的血雨腥风,能活下来辅佐朱允炆的重臣,还真的找不出来几个贪污腐败的。
事实上,此时的朝廷还算得上清明,老人不敢贪,新人刚来还没贪的基础。比如黄子澄、齐泰、卓敬、方孝孺、景清等,且不说能力如何,人品起码是没问题的,出了名的廉洁……
吏部忙着挑刺,兵部忙着武举之事,户部忙着转运粮饷,刑部忙着审讯犯人,工部忙着会通河之事,就连礼部也没闲着。
礼部侍郎陈性善对尚书陈迪提议道:“古有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各国,万邦来贺,成就汉唐伟业。今我朝欣欣向荣,宜派遣使臣,探访西域,引各国使臣前来。”
黄冠对于陈性善的主张并不认可,担忧地看着陈迪。
陈迪思索了下,说道:“眼下还不是再开丝绸之路的时候,听闻兵部消息,去年年末,亦力把里的黑的儿火者曾率部偷袭哈密,被哈密军士打败退走,之后不久,黑的儿火者便死在归途之中。而此时的亦力把里,又陷入了混乱之中,此时派遣使臣出使西域,极有可能会回不来。”
黄冠听闻此消息不由有些惊讶,问道:“亦力把里乱了?朝廷为何不见任何动作,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也没传出什么消息来。”
陈迪苦笑一声,道:“消息,你想要什么消息?亦力把里在西北极地,又有漠海作为天然屏障,纵我大军想要进入亦力把里,也不是容易之事。想要如汉唐威名,我大明王朝还需要付出更多。”
相对于汉唐对西域的控制,大明存在着“先天性”不足,西汉与唐代京师是在长安,本就可以说是“西北”之地。
可大明京师是南京,到长安还有两千多里路,隔着那么远想要控制西域,威震西域,有些痴人说梦。
陈迪叹了一口气,担忧道:“五军都督府还有消息,言说在亦力把里的西面,帖木儿帝国虎视眈眈,有东征之意。若帖木儿率大军东进,我大明西北必会遭遇大战。”
陈性善皱眉道:“如此的话,朝廷应早做打算才是。”
陈迪端起茶碗,无奈地笑了笑,说道:“具体如何我也不甚清楚,不过好像皇上笃定,帖木儿帝国在短时间内不会东进,还说帖木儿会先去收拾奥斯曼帝国,转过头来才可能东进……”
陈性善与黄冠对视了一眼,连连摇头。
大明对亦力把里的情报很少,对帖木儿帝国知晓的消息更少,如此少的信息,如何能笃定帖木儿先去打什么奥斯曼帝国,而不是趁着亦力把里大乱,穿行而过,发兵大明?
相对于礼部官员,燕王朱棣明显对朱允炆的“预判”更为紧张与重视,甚至暗中安排人前往陕西,紧盯西域情报,以证实朱允炆的预判是真是假。
“皇上竟笃定帖木儿不会先攻大明,这是天才的判断,还是狂傲的自大?”
朱棣看着桌案上的西域舆图,脸色惊疑。
第(3/3)页